前段时间,各大网络平台纷纷报道了,疫情过后,为了拉动内需,淄博市政府和文旅局,硬是把不入大雅之堂的烧烤,摆到了大街小巷,形成了一道独居特色的风景——淄博烧烤。用人间的烟火气烧出了人气,烧出了GDP的快速增长。这一火,火的不止是烧烤,火的是厚德载物,火的是政通人和,火的是人情味,火的是人间烟火气。说句实在话,其实大家奔赴淄博不是为了撸串,而是为了享受那世态炎凉后好客山东那童叟无欺的一丝温情。而更多的是对淄博市委、市政府为了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需要,敢于突破城市管理中烧烤过后,环境脏乱、差,大街小巷摆烧烤、市容市貌不雅的思维,把治理前置,一堵了之的思想变为事中、事后控制的思想,用人间的烟火气来吸引游客,吸引客商投资,从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淄博烧烤火了之后,许多城市纷纷效仿,甚至有的用公款前去学习-----消费,一窝风式的做起烧烤生意。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其一: 淄博烧烤作为当地的特色美食,已经有着几百年的历史,被誉为“淄博味道”。在淄博的大街小巷,到处都可以看到烧烤摊点,不仅有各种肉类、海鲜、蔬菜等美食,还有各种独特的烧烤技艺和口味,如淄博烤鱼、淄博烤肉等,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和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及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的城市氛围,以及“好客山东”品牌形象的建设。其二:淄博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自从疫情解封以来,旅游业开始进入一个快速复苏的阶段,很多省市都打出了当地的旅游品牌欢迎各地游客前来观光,不过很可惜的时候,率先打出来的杭州、丽江、甘孜等城市还没做出品牌就传出一堆宰客现象发生,而恰在此时,热情好客的淄博人民以自己童叟无欺的价格吸引着来来往往的各类游客,再加上网红大v发现这个宝藏之地的大肆宣传,淄博就这么凭空杀出了,淄博现象不仅仅是一种特殊的“巧合”,也折射出当下的旅游业,想要复苏不仅仅要靠品牌打响,更多的还是要依靠当地的人文经济,只有将自己人文经济和旅游经济相结合,淄博现象不仅不会昙花一现,反而会细水长流,惠及民生。其三:一个好的各级政府领导班子,如果真正的为人民服务,抓好地方经济,就不要搞花架子,搞形而上学。不顾客观事实的搞拿来主义,照搬照抄。而是要针对地方实情,做好调查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工作方针,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来吸引客商、留住客商,带来经济的繁荣气息!其四:作为一方政府的领导班子:要有创新意识,不能人云亦云,邯郸学步。比如:这几天,山东某市文旅局创新的单手抓黄金的吸引游客的活动又被很多地方抄袭。
值得注意的是:徐州市委、政府没有跟风炒作徐州的地方烧烤,而是另辟捷径,针对网络红人曝光我市某出租车司机无端载客的行为:再次提出做“有情有义”的徐州人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感召下,“五一”期间,在徐州市火车站、热门景点、各大商圈,不时可见由市民自发组织的免费接送游客车队,他们来自本地车友会、行业企业、公益团体等不同群体,车辆上均贴有“外地游客、免费接送”“徐州欢迎您”“一代帝王乡、喜迎八方客”等醒目标语,并有志愿者举牌引导。从4月29日至5月3日,每天早上7点到凌晨1点,这些志愿服务车辆帮助重点区域缓解交通压力,让外地游客感到宾至如归。除了免费接送的车队外,还有很多徐州人都在默默付出着,有人在高铁出站口免费给游客发放矿泉水,有的餐饮店老板给排队游客逐一提供遮阳伞,有的小店铺贴出“外地游客凭车票可免费领取包子”的告示,有些宾馆给住店旅客准备了特色礼物……
另外,徐州公交地铁延时服务,开通8条美食旅游专线,徐州市级机关单位内部停车场向社会车辆免费开放等,每一个举措,都展示出了徐州——这座千年古城的热情与温度。这才是对淄博烧烤最好的注解。
新维 徐随意
上一条:自己即是最美的风景
下一条:村庄 |
![]() |